橘色涮涮屋 A9館
11:30 ~ 23:30
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9號 台北信義新天地新光三越A9 7樓
(02) 8789-6068
服務費10%; 可刷卡
涮涮鍋高端市場的橘色涮涮屋在台北信義區A9館內也有據點
不過要能夠預約到這裡用餐也是不大容易的呀
這次在這個獨立小空間用餐總是特別尊榮且舒適自在
桌面配色與餐具擺設都蠻好看的
店家有提及芝麻醬適合搭配肉類享用而一旁的日式柚子醋醬汁適合搭配蔬菜跟海鮮
吃起來像是ぽん酢、蘿蔔泥和蔥花的搭配口味確實很好
套餐湯頭我們選擇昆布柴魚湯做涮涮鍋享用
套餐中所包含的綜合菜盤裡頭除了蔬菜以外還有火鍋料
負責我們這桌的服務人員會幫我們把適合先下鍋的食材放好
菜盤可以選擇白菜或是高麗菜為基底
而綠葉蔬菜因為不適合久煮就會另外裝小盤讓我們自己涮煮
開胃前菜有三種而我們選了其中兩種
和風蘆筍豆腐
主廚前菜(本日為鴨胸水果沙拉)
連魚板、蟹肉棒跟手捏蔬菜捲
有點受寵若驚的是連水果玉米都把它削好剝下來到碗裡了
主餐除了套餐的那份之外肉類還可以點半份
美國頂級牛小排(半份)
$615
Prime級的無骨牛小排肉涮煮到略有粉紅色再去蘸芝麻醬真的很好吃
當然撒上一點鹽去吃也很好吃
紐澳薄切牛舌(半份)
$515
放到網子內涮煮個幾秒鐘呈現淡粉色即可享用
這樣涮煮的牛舌不僅不會難咬且配上紫蘇鹽或是柚子鹽都很優雅美味
御海海鮮套餐(海鮮依季節供應調整)
$1980
整尾龍蝦+活蝦5隻+活九孔+龍膽石斑2片+紅條石斑2片+鱸魚2片+紋甲花枝2片+帆立貝2顆+日本廣島牡蠣+蛤蠣
服務人員會來桌邊服務幫忙烹煮海鮮避免熟度過老就可惜了
紅條跟龍膽石斑都是厚切會比較Q彈且裡頭肉質也會比較細嫩
配上柚子醋醬汁與蘿蔔泥會使魚肉的甜度更鮮明且爽口
龍膽石斑這種腥味較重的魚種在橘色涮涮屋的選材也變得較無腥味了
帆立貝跟廣島牡蠣也是讓湯頭甜度更有層次的關鍵食材
本來以為帆立貝會不會被服務人員煮得太老了但果然還是要相信專業的
這樣吃廣島牡蠣會比燒烤或生食來說要更協調而美味呀
鱸魚跟紋甲花枝
花枝片薄脆又細嫩
橘色涮涮屋受寵若驚的去殼服務竟然連蛤蠣也有
這樣剝出蛤肉後也較方便蘸醬享用
接著開始烹煮龍蝦、蝦子跟九孔這類帶殼海鮮
烹煮完後服務人員會將海鮮帶至後方剝殼以便顧客享用
蝦子還會先詢問是否要留下蝦頭且連蝦尾的尖肉也有保留
將龍蝦肉當蝦球這樣飽嘴一口享用真是尊榮
另一個誇張的是連龍蝦頭鬚的蝦肉也被完整剝出來了
不過九孔就只有留下清肉沒有留下肝臟了
吃得差不多了就會上澱粉類的附餐
菜單上的麵條就是拌上一點沙茶跟芝麻醬的乾麵
口味平衡調得很好配上海鮮也是很搭配
不過這裡最知名的還是用煮過海鮮的涮涮鍋高湯製作雑炊呀
在收斂湯汁的過程中鍋物的鮮味是更蒸騰了
運用雞蛋、蔥花、海苔絲製作雑炊並且可以搭配洛神大根、醃黃瓜與辣蘿蔔乾享用
鮮美非常而我最擔心的還是會不會痛風😂
吃完後會清空桌上的鹹食空盤並且送上甜點與水果
橘色涮涮屋最知名且經典的還是杏仁豆腐呀
這種杏仁豆腐會更近似於麻糬的杏仁糕而那香氣真的很厚實又芳香
焦糖布丁蛋香濃郁質地也很細緻
其實以這樣的品質會讓我久久吃一次鍋物時考慮多花個幾百塊升級來橘色這裡用餐呢
---
橘色涮涮屋在台北的高階餐飲向來赫赫有名,雖然聽說評價很高且服務很好,但礙於要價不廉也不容易訂位,所以一直沒有機會造訪。今年要謝謝太太於生日時帶我來此用餐,也才有機會一探究竟,這次用餐的會是信義區新光三越A9館7樓的A9分館享用,店內客人也是滿滿滿,有想造訪的朋友們也記得要訂位呀。
才剛踏入餐廳就頗令人亮眼,空氣中並沒有像坊間那般瀰漫著太濃厚的火鍋氣味,裝潢擺設也都很優雅時尚,這天我們是被帶到一個類包廂的小空間,與其它桌客人會以隔廉分開,也能有適度的隱私與自在,此外桌面採用類似月球面的紋理,身後也有一幅頗現代感的畫,就重要聚餐或宴客來說都是很理想的環境呢。
橘色點餐的方式以套餐為主,選擇湯頭和肉類或海鮮主餐後,還有包含開胃前菜、綜合菜盤、澱粉類附餐、水果與甜點,與傳統涮涮鍋相比是很完整且符合現代人的完整體驗,而幸好先前太太就已經有做過功課,首次造訪時建議先點海鮮類的昆布柴魚湯做涮涮鍋,澱粉類的附餐再選擇煮粥做經典的日式雑炊,再另外單點一份肉類,這樣的份量對兩人用餐來說就蠻足夠的了,其他就附餐來說再另外加點即可。此外也意外聽到服務人員提及肉類單點可以點半份,也使得我們決定點兩種肉類半份,讓餐點多做一些變化呢。
首先服務人員會放一字排開醬料碟,主要有搭配肉類的特調胡麻醬,跟搭配海鮮與蔬菜類的日式柚子醋醬,而這醋醬應是由ぽん酢、蘿蔔泥和蔥花組成,調配出來確實很酸爽開胃很美味。接著服務人員會幫忙下菜盤,會先詢問是否有不吃的食材,將需要時間久煮的食材先下,再放入可選擇的高麗菜或白菜,最後僅留下烹調時間較短的綠葉蔬菜讓賓客自行涮煮。
開胃前菜有三種,和風生菜沙拉跟和風蘆筍豆腐是固定菜式,每日更換的主廚前菜在今天是鴨胸水果沙拉,鴨胸軟嫩熟度剛好寫略有煙燻氣味,配上水蜜桃、鳳梨與胡麻醬搭配蠻好吃的,而蘆筍豆腐更有些出乎意料,蛋豆腐底下是蟹肉泥,上方放一小段蘆筍與蟹肉,很溫和又美味的前菜,邊享用邊等涮涮鍋的菜底煮熟正好。
菜盤的蔬菜都很新鮮且完整漂亮,裡頭的火鍋料也是特製的不是用市售商品,竹葉魚糕與蟹肉丸都有品質之上的Q彈與甜度,乍似老油條的手握野菜則是比較鬆軟的炸魚漿,都蠻好吃。另外服務人員會過來把水果玉米拿到後台削切成玉米粒後裝盤過來,從這邊開始橘色就開始有讓客人當廢人的服務,幾乎每樣食材都處理得好好的,可以直接入口享用。
美國Prime級無骨牛小排並不罕見,不過橘色的肉盤切法倒蠻討喜,比一般的涮涮鍋切法要更厚一些,涮煮至7分熟略帶粉紅色即可享用,就算不小心涮過頭也不至於甜度流失太多,牛肉脂肪搭配胡麻醬的香氣相互呼應著,確實比單獨撒鹽要美味得多。不過個人更欣賞的是紐澳牛舌,本以為牛舌單只用涮煮的方式仍會太韌口,豈知薄度掌握得宜,肉本身的清甜跟柔軟度都很迷人,簡單撒點柚子鹽或是紫蘇鹽就很別緻地美味,這品是個人推薦至少必點半份的品項。
御海海鮮套餐可能每次會依季節稍微調整,不過這次的食材倒是讓個人覺得很是值得,雖然要價台幣兩千確實不斐,然而今天有整尾的龍蝦對半,龍膽石斑、紅條石斑這兩種也是中高價的魚類,魚片做厚切較Q彈且肉質裡頭較細嫩,蘸上柚子醋醬更顯本身清甜,除了鮮蝦跟蛤蠣之外,帆立貝、活九孔、廣島牡蠣與紋甲花枝也都很新鮮,服務人員也會烹煮到最適合的熟度後盛盤。此外龍蝦、鮮蝦跟九孔這種帶殼海鮮服務人員也會拿去剝殼,連龍蝦頭鬚的蝦肉與鮮蝦尾端的尖肉也完整取下,還有蛤蠣也會剝好殼,只取蛤肉到盤子裡,只要好好享受美味海鮮即可,備感尊榮。
吃完所有食材的高湯已經是精華,選煮粥的話就會進而製作日式雑炊,濃縮後的高湯飯配上蛋液、蔥花與海苔絲實在鮮美非常,唯一擔心的就是會痛風發作,另外雑炊也可以搭配洛神大根、醃黃瓜與辣蘿蔔乾享用。而不吃粥的話也可以選擇麵條,是拌入些許沙茶與肢麻醬製作的乾麵,香氣跟調味都很到位,也是好吃推薦。
而甜點在這裡最具知名的就是杏仁豆腐,比起坊間常見的洋菜或吉利丁的做法,橘色的作法更近似於麻糬的杏仁糕,黏Q的嚼口間釋放出杏仁的堅果香氣,讓味蕾重新恢復清爽。而不喜杏仁的朋友們也可以選擇焦糖布丁,蛋香濃郁且質地也很細緻,也是有水準的布丁。
這次在橘色涮涮屋用餐的感覺真的很舒服,也充分展現官網上所描述的三大特色:新鮮食材、優雅空間、貼心服務,尤其是服務的部分確實有些誇張,幾乎沒有要吐殼的食材,每一樣都能夠直接蘸醬後入口享受,這反倒令我覺得橘色涮涮屋比起約會,更適合帶家中長輩過來好好享用,可以舒舒服服地吃火鍋,也不用吃得狼狽。價位來說固然是要價不廉,不過相比於外頭每人七八百塊吃到的品質,我倒寧願省下來換成兩三個月吃一次橘色涮涮屋,用餐感受會好得多。建議點一份御海海鮮套餐做湯頭基底,澱粉類選擇煮粥,再加點想吃的肉類及其他附餐就好嚕。